4月11日,教育部网站公示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我校4门课程入选,其中线下一流课程3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门。
课程名称 |
类型 |
课程 负责人 |
课程团队 其他主要成员 |
现代平版画制作虚拟仿真教学实验项目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
许奋 |
张辉、胡新桥、徐帆 |
信息图形设计 |
线下一流课程 |
王薇 |
吴萍、朱志平 |
陈设概论 |
线下一流课程 |
吴宁 |
周彤、何明、 翦哲、崔仕锦 |
工笔人物画(半身像写生) |
线下一流课程 |
肖蓝 |
李峰、熊明非、李思洁、张众 |
教育部于2019年启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工作,计划经过三年左右时间,建成万门左右国家级和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简称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目前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已完成两批评选,我校先后有6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课程类型涵盖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等三种类型,在同类院校中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表现强劲。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始终重视课程的内涵性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开展“金课”培育计划,秉持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原则,先后建成国家级一流课程6门、省级一流课程21门、校级金课38门、校级优质课程55门。
下一阶段,学校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实施科学课程评价,严格课程管理,立起教授上课、消灭"水课"、取消"清考"等硬规矩,夯实基层教学组织,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落实质量提升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