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美术学院教务处关于启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校赛的预通知
湖美教务处〔2024〕106号
各教学单位: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由教育部等十几个部委、省份联合主办,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目标和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总结会工作任务。学校拟启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湖北美术学院校赛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二、组织机构
(一)学校设立校赛组委会,组委会主任由分管教学的校领导担任,成员由教务处、研究生处、党委宣传部、团委、党委学生工作部、招生就业处、校友办、湖北美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及各教学单位分管教学的负责人组成,负责大赛统筹与领导工作。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大赛的组织、协调、实施。
(二)湖北美术学院教学工作委员负责参赛项目的评审工作。
(三)各教学单位领导班子统筹部署本单位参赛工作,组织实施院赛,落实挖掘、选拔、指导本单位项目,负责本单位组织、推荐、申报流程。
三、大赛目的与要求
(一)促进“创新大赛”与“挑战杯”两赛并举机制,强化各教学单位院赛制,提升教学单位挖掘、选拔、指导项目能力,扩大参与面,优化校赛机制。
(二)参赛项目不限行业、专业领域范围,鼓励各类原创、具有科技价值、文化价值、商业价值的创新创业项目参赛。
(三) 实施“一系一红旅”,各教学单位结合专业特色与课程思政融合,至少组织建设、挖掘推送一个典型青年红筑梦之旅项目,校级范围内展示推广,学校择优推荐至省赛、国赛。
(四)实施“产学研深融合”,以新文科为背景,各教学单位组织发挥专业资源优势,着力行业痛点,打通企业需求与对接,协同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技术、服务、文化、管理、市场等现实问题。
(五)关注产业赛道新文科类产业命题,主动整合全校、市场资源,积极对接,匹配命题对策,投身到产业赛道。
四、参赛对象
全体在读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和毕业5年内(2020年6月以后)的毕业生。
(一)符合参赛资格的“学习形式”
普通全日制;全日制;非全日制中的脱产;脱产
(二)不符合参赛资格的“学习形式”
非全日制中的在职;业余;夜大学;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电视教育;函授;开放教育
(三)每个团队成员不低于5人,不超过15人,鼓励跨年级、跨学科、跨院系,跨校组建团队。
(三)为端正校园双创氛围、保障项目团队稳定性,培养求实专注的创新创业理念,每名参赛人员仅限以团队前5位的身份参加2个项目。一经报名,项目负责人、前5位团队成员及其排名不得变更。
五、指导教师要求
(一)项目指导教师须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纪守法、治学严谨、热心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经历和经验,并在参赛期间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项目指导实际工作中。
(二)每个项目指导教师原则上不少于2名,不超过5人,一经报名,第一指导教师不得变更。
六、院系要求
(一)各教学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组织专门负责教师团队全程进行服务和指导,办好院赛,加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教育实践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强化校企协同,落实“产学研深融合”“一系一红旅”参赛工作要求。
(二)按照历届大赛关于全省各高校参赛比例要求,参加大赛的学生人数应不低于本单位全日制在校生数的20%,网上申报大赛的项目数应不低于本单位全日制在校生数的 7%(即每100名学生应申报7项)(附件4)。
(三)各教学单位开展院赛选拔后,按照不超过本单位报名总数的10%推荐到校赛,即本单位官方报名项目总数越多,可推荐的数量越多,不得超比例推荐。官网报名通道开启后,教务处将定期公布各教学单位参赛项目数据。
(四)各教学单位要重点结合“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HIFA创客空间-大学生艺术创新中心入驻项目”“毕业5年之内校友的项目”,重点挖掘,整合各类技术资源和社会资源,形成高质量的参赛项目。
七、赛道组别与参赛项目要求
大赛赛道组别分为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成长组;研究生创意组、成长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和产业命题赛道。参赛项目根据各赛道相应的要求,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组别参赛,产业命题赛道只能选择一个命题参赛,具体赛道规定和项目要求暂参照《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的通知》(教高函〔2024〕9号)文件(附件2)。
八、赛程安排
(一)项目挖掘、培育和培训(2024年12月—2025年5月)
本阶段主要进行组建团队,挖掘培育项目,对接资源,深入开展市场调研,撰写商业计划书(供参考附件1),制作路演PPT及展示视频,举办训练营。同时进行重点项目培育、申报工作,各院系也可根据情况组织本单位的培训活动,并报教务处备案。
(二)官方报名(2025年4月中旬-5月底)
参赛项目先完成官网“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注册报名,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以教育部通知时间为准,另行通知。按照流程与要求填写报名信息,提交商业计划书、路演PPT、展示视频。
(三) 院赛初赛(2025年5月1日前)
各院系在2025年5月1日前完成院赛初赛。对参赛项目(含研究生项目)进行遴选,按照不超过报名总数的10%推荐至校赛项目排序名单报教务处。产业命题赛道项目和国际参赛项目不占用推荐名额,可单独推荐,鼓励院院联合举办院赛,具体推荐校赛项目时间和安排另行通知。
(四)校赛复赛(2025年6月)
开展校级复赛含网评和现场赛两个阶段。网评前,参赛团队登陆学校指定创新与实践教育平台,提交校赛评审用最终商业计划书、路演PPT、展示视频。(详细平台网址、开放时间、操作流程等,将另行通知)
组委会组织教学工作委员会、行业导师作为网评、现场赛评委,通过网评的项目直接进入校赛现场赛。入围项目登陆学校指定创新与实践教育平台更新项目商业计划书、路演PPT、展示视频。参赛项目需进行5分钟PPT现场路演,每个项目路演人员2人,通过现场答辨方式,决出校赛金奖6项,银奖8项,铜奖10项,优秀奖若干。校赛金银铜奖项目可以进入学校省赛训练营,视训练营打磨提升情况推荐参加省赛。
往届获校赛铜奖以上(不含国赛金、银奖)的项目,经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确实在技术或商业上提升、迭代的,可直接参加校赛现场赛,不占用校赛奖项名额。
(五)省级复赛、决赛和全国总决赛(2025年7月-10月)
具体根据省赛和国赛组委会通知安排进行。
九、评审要求
(一)信息公开。比赛过程中,相关信息将在第一时间公示并接受监督。公示中若发现不符合参赛资格、弄虚作假的项目团队,一经查实,立刻取消参赛资格。
(二)评审规则。暂参照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评审规则(附件3)。
十、其它事项
(一)不受理参赛个人线下报送材料,未在官方网站报名成功和校赛指定平台完善材料的,视为无效项目,无参加校赛、推荐省级复赛资格。
(二)各教学单位根据本通知制定本单位院赛方案,组织工作专班,负责本单位师生院赛组织、申报等解释工作。
(三)校赛工作交流群QQ群号为:855737736,请各教学单位广泛宣传动员,让参赛学生加入该群,便于赛事工作沟通交流。
(四)校赛组委会联络,湖北美术学院校赛组委会办公室, 万老师、师老师,联系电话:027-81317920。
附件:
校赛预通知附件1-4
教务处
2024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