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布我院2009年省、院级优秀学士
学位论文获奖名单的通知
各教学单位:
根据《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09年全省优秀博士、硕士、学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的通知》,从2009年开始优秀论文指导教师只上报第一位教师名称,且省级优秀论文评选将不分等级,全省授位本科生有15万之多,获奖生仅占2.14%,我院2009年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15篇。
现将省、院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获奖名单公布如下。并请各教学单位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进一步做好今年优秀学士学位论文的推选工作。
附1:《湖北美术学院2009年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名册》
附2:《湖北美术学院2009年院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名册》
教务处
2010年3月23日
湖北美术学院2009年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名册
序号 |
论文题目 |
作者 |
指导老师 |
所在系部 |
1. |
浅谈汽车的个性化设计 |
吴雨练 |
马慧中 |
工业设计 |
2. |
灯影的艺术——云梦皮影造型艺术研究 |
包艳艳 |
沈 伟 |
美术学系 |
3. |
浅谈建筑中的垂花 |
谭 倩 |
赵复雄 |
美术学系 |
4. |
论我国传统文学插图在版画史中的发展与传承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
洪新奇 |
王 涌 |
版画系 |
5. |
服装与建筑的心灵契合——论服装设计中对建筑风格的借鉴 |
杜玉平 |
张秋山 |
服装设计系 |
6. |
篆刻艺术形式的心理学探微——吴昌硕篆刻艺术研究 |
徐层层 |
余其彦 |
美术学系 |
7. |
冀南皮影造型艺术研究 |
曲东宇 |
张 昕 |
美术学系 |
8. |
恐惧抑或喜悦——浅析弗朗西斯·培根与其观者的矛盾 |
樊二文 |
余其彦 |
美术学系 |
9. |
解析蒙德里安抽象绘画中的直线 |
杜金玉 |
沈 伟 |
美术学系 |
10. |
不安的生命与灵魂的自救——论创伤性经验在蒙克艺术创作中的体现 |
朱 园 |
陈 晶 |
美术学系 |
11. |
结合毕业创作谈毛衫设计 |
沈文莹 |
张秋山 |
服装设计系 |
12. |
深圳客家围屋艺术审美形态研究——以鹤湖新居为例 |
骆嘉伟 |
张 昕 |
美术学系 |
13. |
论服装的二次设计 |
乔 茜 |
罗 旻 |
服装设计系 |
14. |
中国版画向当代性转变的必然 |
杨 梅 |
张广慧 |
版画系 |
15. |
试论马克·夏加尔绘画风格的成因 |
彭菊芬 |
石秀方 |
美术学系 |
湖北美术学院2009年院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名册
序号 |
论文名称 |
姓名 |
所在系部 |
1. |
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及作品的运用 |
王 龙 |
中国画系 |
2. |
浅谈中国山水画的空间问题——从“咫尺千里”到咫尺重深 |
张 苛 |
中国画系 |
3. |
传统线描在当代工笔人物画中的运用的探讨 |
徐 莉 |
中国画系 |
4. |
沿袭古代绘画选材特点——论中国礼仪在绘画中的运用 |
姚 莹 |
中国画系 |
5. |
浅析中国写意画的水墨语言在中国工笔人物画中的运用与研究 |
唐辉建 |
中国画系 |
6. |
色彩与意境——谈工笔人物画中色彩与意境的关系 |
蔡明婧 |
中国画系 |
7. |
都市水墨人物画的当代表现 |
黄琬婷 |
中国画系 |
8. |
艺术中的破坏因素 |
林泽坤 |
油画系 |
9. |
民族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创作 |
覃驿然 |
油画系 |
10. |
绘画是情感的视觉转化 |
卢文隽 |
油画系 |
11. |
沐浴阳光——艺术采风的感受 |
王文君 |
油画系 |
12. |
论丝网版画与其他复数性艺术的不同和优势 |
王灵薇 |
版画系 |
13. |
艺术向着不朽永恒的回归 |
万 鸣 |
版画系 |
14. |
铜版画结合线条的视觉艺术 |
桂 江 |
版画系 |
15. |
浅谈电脑数码在版画中的运用 |
梅 雪 |
版画系 |
16. |
书籍设计的创新及其附加值在商业运作的运用 |
陈婷婷 |
版画系 |
17. |
绘画形式的多样化在儿童书籍插画中的运用 |
雷 鸣 |
版画系 |
18. |
浅谈数码插画的特点和商业优势 |
阮 征 |
版画系 |
19. |
壁画在房地产项目中的投资价值分析 |
李小袆 |
壁画与综合材料绘画系 |
20. |
日本传统审美情感 |
张思思 |
壁画与综合材料绘画系 |
21. |
马赛克镶嵌的艺术性 |
王珊珊 |
壁画与综合材料绘画系 |
22. |
波普文化——看似“玩世不恭”的生存之道 |
王 婷 |
壁画与综合材料绘画系 |
23. |
综合材料壁画中的灯光壁画 |
王雅琼 |
壁画与综合材料绘画系 |
24. |
浅谈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发展 |
郭锐夫 |
壁画与综合材料绘画系 |
25. |
编织工艺对雕塑材料语言的启示 |
李 盈 |
雕塑系 |
26. |
浅谈雕塑艺术中的世俗化 |
李友维 |
雕塑系 |
27. |
论木雕在雕塑艺术中的发展及其特征 |
赵 文 |
雕塑系 |
28. |
木质材料在当代雕塑中的运用 |
刘义忠 |
雕塑系 |
29. |
浅谈“艺术动画”的当代视角——从传统艺术形式的“文脉”中反思当代动画之艺术格调 |
严世杰 |
动画学院 |
30. |
浅谈恐怖电影《午夜凶铃》系列的艺术特征 |
李 希 |
动画学院 |
31. |
思维的自由彰显——先锋派电影视觉心理 |
赵 丽 |
动画学院 |
32. |
论动画中的情绪表达——动画色彩的运用 |
郑 璐 |
动画学院 |
33. |
浅议逐格动画创作方式 |
秦 江 |
动画学院 |
34. |
场景设计中的中国古建筑屋顶元素的运用 |
蔡 威 |
动画学院 |
35. |
低成本定格动画的制作经验 |
王静漪 |
动画学院 |
36. |
《海盗》诞生记——结合三维角色动画规律分析《海盗》角色动画调节 |
张祖光 |
动画学院 |
37. |
背后的力量——多丽丝·萨尔塞多的装置艺术魅力 |
李青青 |
动画学院 |
38. |
拯救光影中的“恐龙”——皮影文化与影像艺术结合的新发展 |
赵 晶 |
动画学院 |
39. |
后现代电影叙事结构的心理体验——以《低俗小说》为个案 |
黄莉杰 |
动画学院 |
40. |
对中国当代美术教育的思考 |
郑 超 |
水彩画系 |
41. |
不经意的人为 |
李 佳 |
水彩画系 |
42. |
水彩画中的趣味性与张力 |
李 源 |
水彩画系 |
43. |
浅谈设计效果图中水彩的运用 |
宋 鑫 |
水彩画系 |
44. |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创新 |
包 婷 |
水彩画系 |
45. |
论现今国内水彩发展面临的困境 |
谢寿鹏 |
水彩画系 |
46. |
论水彩画作品中“不完整”现象 |
江 鹏 |
水彩画系 |
47. |
校园环境中的标识设计 |
雷 蕾 |
视觉传达设计 |
48. |
论书脊的创意设计—在印刷可行性的情况下将装订技术变为艺术 |
朱均喜 |
视觉传达设计 |
49. |
探析家庭二次水的再利用方式设计 |
陈永芳 |
工业设计 |
50. |
自动售套机的改良设计 |
叶雅丽 |
工业设计 |
51. |
未来我国小型水上交通工具造型趋势展望 |
张一墨 |
工业设计 |
52. |
城市公用自行车停放系统的空间造型体验 |
李建设 |
工业设计 |
53. |
未来水上交通工具的形态分析与研究 |
周 伟 |
工业设计 |
54. |
有机造型元素在电脑显示器外观设计的应用 |
赖依曼 |
工业设计 |
55. |
公共饮水设施的优化改良设计研究 |
史易鑫 |
工业设计 |
56. |
环境污染与垃圾分类回收之间的思考——院校环境下的垃圾分类与回收 |
张高阳 |
工业设计 |
57. |
发现·坐 |
余 冰 |
工业设计 |
58. |
中国的盒子-白云边工业园厂前办公区设计 |
陈晓宇 |
环境艺术设计 |
59. |
电影院自助式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
康 俐 |
环境艺术设计 |
60. |
现代办公空间的绿色设计-以武汉市规划院设计 |
韩 俊 |
环境艺术设计 |
61. |
规划设计类办公环境的空间构件—以武汉市城市规划院室内陈设设计为例 |
代婷婷 |
环境艺术设计 |
62. |
链接空间-武汉市公交站点优秀化设计研究 |
陈 娟 |
环境艺术设计 |
63. |
现实与虚拟的拓展-电影院室内空间研究 |
肖 莹 |
环境艺术设计 |
64. |
媒介-建筑架空层空间景观设计 |
王 奕 |
环境艺术设计 |
65. |
土家族建筑形态与形式的研究与应用 |
杨耀武 |
环境艺术设计 |
66. |
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探讨--以江夏区法泗镇街道景观视觉研究为例 |
黄 蓉 |
环境艺术设计 |
67. |
“天然氧吧”的保护与卡发-畅想生态极限运动营概念设计 |
李卓染 |
环境艺术设计 |
68. |
江汉平原居住景观视觉研究-以武汉市江夏区永丰村庆丰村为例 |
李 军 |
环境艺术设计 |
69. |
厂区中的文脉-传统文化元素在工业景观中的应用 |
牛瑞霖 |
环境艺术设计 |
70. |
新驿站-武当山汽车旅馆课题研究 |
胡家艺 |
环境艺术设计 |
71. |
进化-江汉平原农村建筑材料使用探讨 |
郝莎莎 |
环境艺术设计 |
72. |
进化-江汉平原当代农村居住方式探讨 |
贺 英 |
环境艺术设计 |
73. |
互动与转换-电影院室内空间设计探讨 |
周小芬 |
环境艺术设计 |
74. |
现代办公空间设计研究 |
范思蒙 |
环境艺术设计 |
75. |
浅析唐代刺绣的变化与传承 |
康小娟 |
服装设计系 |
76. |
高科技与服装的互动 |
程 轶 |
服装设计系 |
77. |
论童装设计中的成人化趋势 |
罗 倩 |
服装设计系 |
78. |
论现代时装细节设计的创新 |
王 丹 |
服装设计系 |
79. |
当先锋艺术邂逅前卫时尚---浅谈先锋艺术对服饰潮流的影响 |
宋晓旭 |
服装设计系 |
80. |
浅谈拉链在服装中的运用 |
朱凤川 |
服装设计系 |
81. |
浅析男装“年轻态”的 发展及新特征 |
顾少杰 |
服装设计系 |
82. |
流行心理中的叛逆情节 |
赵 璐 |
服装设计系 |
83. |
主角与配角——现代服装中的配饰运用 |
刘 赟 |
服装设计系 |
84. |
浅谈绿色设计在服装中的运用于发展 |
仁 丹 |
服装设计系 |
85. |
武汉地区画廊研究 |
李逦菁 |
美术学系 |
86. |
儿童审美认知理论对现代玩具设计的启示 |
谭 曦 |
美术学系 |
87. |
论建筑中的“天圆地方”观 |
汪华丽 |
美术学系 |
88. |
国内时尚类矢量插画的形式特征探析 |
丁淑琴 |
美术学系 |
89. |
汉画像“西王母”图像与观念 |
吴源勇 |
美术学系 |
90. |
武汉城市夜景灯光设计研究 |
汪 溪 |
美术学系 |
91. |
从风水角度看明显陵的选址 |
赵新才 |
美术学系 |
92. |
巧克力包装的色彩表现 |
张姗姗 |
美术学系 |
93. |
关于汉派剪纸的艺术探究 |
邱 贝 |
美术学系 |
94. |
绿色包装设计的价值取向研究 |
曾耀明 |
美术学系 |
95. |
别有洞天——古建筑中门洞、窗洞艺术特色分析 |
王 郢 |
美术学系 |
96. |
泉州木偶戏艺术研究 |
董亨琦 |
美术学系 |
97. |
论16世纪中英女装形制及审美差异 |
金晨晨 |
美术学系 |
98. |
徽派建筑中的门罩 |
周靖林 |
美术学系 |
99. |
旗袍的服饰形态及审美价值研究 |
张美爱 |
美术学系 |
100. |
论汉字古典书体在标志设计中的审美价值 |
熊 蕾 |
美术学系 |
101. |
江夏民居考——武昌老城民居建筑风格研究 |
张 丽 |
美术学系 |
102. |
情感与理性——董继宁山水画研究 |
穆 丹 |
美术学系 |
103. |
清代紫砂壶仿古器形研究——以曼生十八式为例 |
彭 薇 |
美术学系 |
104. |
从通草纸市井风情画里看市井变迁——清末广州口岸外销画 |
杨淯婷 |
美术学系 |
105. |
湖北咸丰唐崖土司城石雕艺术研究 |
王美林 |
美术学系 |
106. |
江渎庙的建筑形式与历史渊源研究 |
冀 然 |
美术学系 |
107. |
论明显陵的琉璃构建谈琉璃装饰艺术 |
李玲宇 |
美术学系 |
108. |
论武汉街道和广场铺装的环境艺术功能 |
唐 浪 |
美术学系 |
109. |
浅析唐代女子发式演变与文化渊源 |
李雪莲 |
美术学系 |
110. |
熊家冢“龙凤形玉佩”研究 |
张小雪 |
美术学系 |
111. |
武汉地区广场景观设计中的色彩审美研究 |
舒雪希 |
美术学系 |
112. |
论水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
柳 昭 |
美术学系 |
113. |
当代职业女装的女性主义特征——对职业女装和女性主义关系的研究 |
周丽冰 |
美术学系 |
114. |
云纹的图像学释析 |
钱 杰 |
美术学系 |
115. |
论商周青铜器蝉纹的分类及其功能 |
李婷婷 |
美术学系 |
116. |
即将遗失的物质文化遗产——以湖北枝江董市古镇为例 |
梁 美 |
美术学系 |
117. |
母亲原型在圣母上的具体演变——从神性到人性的转变 |
李贝丽 |
美术学系 |
118. |
法国巴洛克时期与洛可可时期家具造型装饰特点比较 |
容施杰 |
美术学系 |
119. |
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
石义斌 |
美术学系 |
120. |
试析中国中小城市服装店橱窗的利用
——以武汉市边远地区以及随州市为实例 |
邱繁荣 |
美术学系 |
121. |
CD系列香水包装设计的审美特征 |
王亚楠 |
美术学系 |
122. |
八大山人题款研究——“哭”与“笑”的矛盾冲突体现 |
申慧颖 |
美术学系 |
123. |
拙政园造园艺术研究 |
杨彭程 |
美术学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