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简讯] 《中国传统雕塑漫谈》

作者: 时间:2016-05-20 点击数:

 

  (通讯员汪珊)5月19日晚,由湖北美术学院教务处主办的“致美拔尖计划青年教师讲座计划”第十五讲顺利举行,标题为《中国传统雕塑漫谈》,由我校雕塑系教师李冰老师担任主讲。

  李冰老师以八百三十只手的宝鼎佛湾千手观音像的具体细节为开头,讲述千手观音的身份来路、造像分类、手印与法器、衣冠模式、组员配置、雕塑处理、回归大足宝顶千手观音的造型秘密,逐步带领同学们进入一个充满了传统造像中的千手观音的世界。

  在千手观音的身份来路这一环节之中,李冰老师将中国来路与藏传来路分开叙述,阐明中国传统来路中的千手观音是由凡人修真而成、观世音的别称、“观”的含义、观音的由来、双马童与马头明王的关系;藏传佛教传统来路中由单身观音进化成千手观音的路线、观音从莲花中降生等等不同的知识点。

  而在造像分类、手印与法器这两个环节之中,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藏传千手观音的严格制式与比较自由的汉传造像之间区别,并辅以大量的唐卡、造像摄影图片供大家进行形象的理解分析,其中“汉人学习外来的任何艺术文化都会以自己为本兼收并蓄,不求甚解”的观点,令同学们对于有着四种严格制式规定的藏传千手观音像传入中原后为何形象变化如此之大的现象有了一个原因上的了解。而千手观音一般是四十臂、乘以二十五有、成一千之数,且有着专用的八叶印、根本印,其中穿插的各类手印图案令同学们目不暇接,李冰老师引导同学们体验的金刚指印更是引起了大家对于手印浓厚的兴趣。

  千手观音的衣冠模式小节中,李冰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大量的图片用于说明千手观音的塑形上的特点特色,在古时候因为不清楚肩部如何设计无法交代清楚细节结构而用飘带裹肩隐瞒过去等有趣的小点再次振奋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老师也借机提出现代美院创作被“敦煌基因”植入的问题,认为这样既好又不好,并用“做雕塑”的实践视角讲解佛教衣纹的类型,发散讲解至南北方开石雕纹的工具不同、以及各类衣纹的搭配优选方案,中国古代民间老百姓层面的佛道融合,重“表意”、图标文字化。

  塑像之中出现“供养人”的情况在组员配置环节之中由图片进行展示,填补了同学们在这方面知识的空白,后又讲述了密迹金刚力士、迦楼罗王等等部众的传说故事。之后的四个环节为千手观音的雕塑处理、回归大足宝顶千手观音的造型秘密、教学、相关实践,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他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已完成或是未完成的作品,填补了同学们在此次讲座知识吸收中“实践”方面的空缺,实际与范例的结合十分恰当。

李冰老师语言诙谐幽默,讲座风格轻松而又不失严谨,从老师丰富饱满的幻灯片、妙语连珠的脱稿讲述中可看出老师对于此次讲座的重视与关注,在后面的提问环节之中同学们更是积极提问发言,疑问范围从传统千手观音造像本身覆盖至日常创作,李冰老师一一做出严谨的解答。此次讲座拓宽了同学们的知识面,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版权所有 2012 湖北美术学院 Copyright © 2012 HIFA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08991号